本所新闻

河南大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

2023年12月13日 17:32 史晓琪 点击:[]

怎样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怎样深入推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激励各民族青年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怎样发挥学科优势,瞄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开展科研?河南大学持续探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援疆援藏的浓浓情意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赞歌
“我们医院没有呼吸重症监护室,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我们从零开始学起,现在已经掌握了呼吸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回去后我们医院也要建呼吸重症监护室”,“在这里学习、吃住全免费,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教我们危重呼吸病人的护理技术,医院对我们的生活也是格外关心”……今年7月份,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的胡啟英、邓梦花、赵海玲来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她们说,要把学习收获带回西藏,造福更多当地百姓。
除了培训西藏医院学员,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从2011年至今,还先后选派13批、30名优秀医疗专家参加医疗援疆。他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引进哈密、植根哈密,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专题讲座或研讨会,采取“结对子”帮带等方式,传授和推广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帮助新疆哈密13师红星医院、哈密中心医院等受援单位培养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目前,冯爱芹、孟继明、汪奇伟、王晓等4人仍在新疆哈密地区工作。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如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河南大学医学人就为西藏培养了161名藏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他们学成之后回到西藏,长期扎根高原、高寒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一线,成为西藏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的赞歌。时隔五十年之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又诚邀当年的西藏校友返回母校,用西藏校友扎根西藏贡献基层医疗事业的“老西藏精神”教育广大医学人,发挥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优势开启新时代的“智力援藏”工作,再次唱响这首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的赞歌。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用活身边教材,通过打造一个民族团结思政课程品牌、签署一份智力援藏协议、培养一批西藏基层医生、搭建一个互联网问诊平台、拓展一个大学生实践平台等“五个一”工作举措,形成了第二课堂教学、医学教育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育人平台。
打造一个民族团结思政课程品牌。学院党委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课程思政,邀请多名援疆和援藏人员进行交流。2021年5月,院党委邀请河大校友、原开封医专西藏班毕业生、西藏自治区政协、卫生厅退休领导喜乐从西藏来到医院,为师生们做了一场民族团结专题报告;通过组织师生观看《汉藏两地书》纪录片、收看央视《见证》栏目河大藏族校友故事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阅读《汉藏两地书》纪录片同名书,向师生推送光明日报《倾情育才赋高原——河南大学与藏族学子的故事》专题报道文章,推送西藏校友喜乐成长故事《我的人生路程——从赤脚医生到厅级干部》等形式,打造了一附院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思政课程品牌。
签署一份智力援藏协议。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措美两县签订智力援藏协议,延续五十年前汉藏情,在汉藏两地医疗机构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民族团结进步桥梁。随着协议签订,医院随即展开“定责任,落实支援计划”“定任务,整合帮扶资源”“定基数,开展深入摸排”“定质效,保障援助效果”等“四定式”智力援藏工作,确保援助效果。
培养一批西藏基层医生。2022年9月,河南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之际,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第一批4名基层藏族医师到院,分别在眼科、产科、骨科和影像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进修学习采取“三免三配套”方式,即“免进修费、免住宿费、报销交通费,配套专业导师、配套生活导师、配套生活补助”,并为他们量身定做教学课程,精准施教、倾囊相授,结合西藏地区相关发病情况,对重点疾病进行针对性教学。
搭建一个互联网问诊平台。在信息化的新时代,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更是将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搭建在了互联网上。医院选派互联网医院负责人,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人民医院,现场搭建互联网问诊平台,实现了豫藏两地科室、医生、患者“三位一体”交流互动,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科室与科室间的精准帮扶,开展医师间的线上培训与交流,对患者进行在线问诊,通过医疗信息共建、共用、共享,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帮助当地患者不出县域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拓展一个大学生实践平台。围绕“行走的民族团结思政课堂”主题,搭建“追寻前辈足迹奉献西藏医疗事业”实践平台,组织医学专业优秀研究生志愿者,深入西藏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学教育实践,一方面为西藏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才和技术支援,一方面感召更多优秀医学毕业生学习西藏校友前辈精神,扎根西藏,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燃烧青春,释放光芒。
各族学生交往交流深入推进,在青春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平凡之中,当有伟大追求;平静之中,当有满腔热血;平常之中,当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河南大学2018届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李赵杨的毕业寄语,也是他扎根边疆的青春誓言。
2018年毕业后,李赵杨选择通过西部计划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工作至今。近年来,多位新传学子和李赵杨一样,把青春梦想播种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采取有形、有感、有效的举措,促进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在实践活动中,为民族地区“传情”“聚力”“增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实践中“传情”。2021年,由新传学院硕士生导师陈举带领学院师生拍摄的纪录片《汉藏两地书》,建党百年纪念日前夕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与学习强国平台播出。该片依照161位藏族校友在内地刻苦学习、在雪域高原无私奉献的创作背景,三次进藏拍摄,在藏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河南大学西藏校友会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采访河南大学75级藏族班的部分学生代表,真实记录了这群藏族青年奋战于高寒高原地区基层卫生一线的感人故事。《汉藏两地书》鲜活生动地讲述了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故事,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各项事业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成为沟通汉藏两地人民感情的重要桥梁,在文化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实践中“聚力”。今年7月,新传学院“红心石榴籽”民族实践团队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呈祥社区、蜘蛛山社区、中营工社区等多个社区,走近当地基层干部与市民,围绕普及民族地区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地方社区发展等工作进行实践调研,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新疆社区、学校、博物馆搭建交流平台,为促进民族友好交往、交流、交融贡献青年力量。
在实践中“增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想达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需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新传学院充分发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优势,2017年成立“声呐”行动队,助力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工作。6年来,“声呐”团队先后走进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古镇、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等民族地区,开展“千里同心,豫见利川”普通话共建课堂、“童心花开”、“书香润校园”等系列活动,对民族地区开展文化教育帮扶,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同时通过“经典诵读”“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演讲比赛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声呐行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调查研究》,获批教育部2019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被推荐为“三下乡”全国优秀团队,收到团中央、教育部的感谢信。“声呐”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河南省金奖,先后被评为校、市、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随着学院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新传学院师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连续三年,河南省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新生参与率100%。两名同学获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省级一等奖。
近年来,新传学院先后有5位同学去西部支教,20余名同学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2位优秀毕业生到新疆、青海等边疆地区工作。越来越多的同学扎根西部,把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
河南大学文学院,则以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方式,共绘预科教育同心圆。
自2018年起,河南大学文学院面向新疆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每届15人,通过选拔考试的疆籍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进入文学院完成一年的预科教育,截至目前累计60人顺利结业,进入河南大学本科专业继续学习,为边疆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民族学生是民族青年的优秀代表,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主线”,培育“守望之家”辅导员工作室、“石榴班”“两个载体”,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学习进步。
“石榴班”作为护理与健康学院设立的多民族学生互嵌互融、共学共进组织,实施“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分别成立若干个专业课程学习帮扶小组,每个小组有1名来自内高班的民族学生、至少1名汉族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由内高班民族学生担任组长,帮助预科班民族学生解决专业课程学习中“听不懂”“不会学”“学不会”的问题,实现了各民族学生共学共进共同成长。
发挥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优势,建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的学科体系
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命题。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其研究团队对民族学学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1年底,在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发挥河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突出优势,推动中原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由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亲自担任,副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分管副校长担任,机构规格之高、分量之重在高等院校中比较少见。河南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原民俗民间文化与艺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平台,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河南大学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获批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具备较好的民族学研究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发挥河南大学多学科综合性优势,主动打破学科割据,促进民族学与中国史、考古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地理学、经济学、体育学、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民族学+”学科共同体,共同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研究,逐步建立起“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的学科体系。
该中心成立以来,研究团队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了《清代河湟乡村治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历史地理空间演变》等一系列相关学术文章,从基层视角、空间演变等方面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
该中心还自觉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作为自身的科研任务,致力于服务中原地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之需。研究团队提出的“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成立河南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紧紧围绕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多项咨政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被河南省民族宗教委采纳运用,纳入民族工作谋划内容。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表示,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厚植各民族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河南大学还将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开展丰富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进一步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上一条:河南大学举行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 下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

关闭

电话:0371-22826115

地址:开封市龙亭区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1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飞鼠科技